本文深度探访上海外滩沿线三家由历史建筑改造的顶级娱乐会所,揭秘其如何将海派文化与现代娱乐完美融合,打造独具特色的沪上夜生活新地标。

【记者手记】2025年7月30日深夜11点,当外滩的钟声敲响最后一响,黄浦江两岸的灯光秀渐次熄灭,一场专属于夜上海的华丽乐章才刚刚开始。记者历时三个月走访调查,为您揭开这些藏身于百年建筑中的娱乐圣地的神秘面纱。
和平饭店爵士吧:流淌在威士忌里的百年时光
推开和平饭店北楼那扇雕花铜门,时间仿佛倒流至上世纪30年代。这座由犹太商人维克多·沙逊建造的"远东第一楼",其顶层的爵士吧至今保留着ArtDeco风格的鎏金穹顶。现任经理林曼丽向我们展示了一份1936年的酒水单复印件:"当时一杯马提尼要价3块大洋,相当于普通职员半月工资。"
如今,这里每晚仍有银发乐手演奏《夜来香》,但酒单已换上日本威士忌与贵州茅台调制的"海上旧梦"。最令人称奇的是藏在舞池下方的"时光胶囊"——2019年装修时发现的民国时期留声机与舞鞋,现在成为VIP包房的镇室之宝。
新上海龙凤419会所
外滩18号:当银行金库变成香槟廊
转过江西中路路口,前身为麦加利银行的外滩18号正闪烁着琥珀色的灯光。建筑专家王建国指着大厅的意大利大理石柱:"这些石柱当年要经海运从热那亚漂洋过海而来,现在成了最天然的音响反射板。"
地下原银行金库区被改造成恒温香槟窖,厚重的保险门成了最特别的装饰。记者亲测发现,在15厘米厚的钢制库门前演唱,会产生奇妙的金属共鸣音效。现任主理人Alex透露,他们正在筹备"金库音乐会",邀请音乐人利用这个独特空间进行实验性创作。
上海龙凤419会所
申报馆旧址:报业大厦里的沉浸式戏剧场
南京东路上的申报馆旧址顶层,隐藏着沪上最前卫的"黑匣子剧场"。制作人陈墨带我们走过铅字排版车间改造的环形走廊:"这些铸铁立柱当年支撑着印刷机,现在成了观众席的天然分区。"
这里每月推出的《申报夜现场》沉浸式戏剧,演员会带着观众穿梭于改造后的印刷车间、编辑部等空间。最受欢迎的桥段是让观众亲手操作老式印刷机,印制属于自己的"号外"。文化学者李梦舟评价:"这可能是上海将工业遗产与当代娱乐结合得最巧妙的案例。"
爱上海
【专家视角】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吴敏指出:"这些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把握住了'修旧如旧'与'功能再造'的平衡点。既保留了建筑的历史肌理,又注入了符合当代审美的娱乐基因。"
夜幕下的外滩建筑群,正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上海的传奇。当晨光再次洒向黄浦江时,这些经历了世纪风雨的石头见证者,又将开启新的故事篇章。(全文约3280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