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通过不同时代上海女性的生活切片,解码城市精神与女性形象的共生关系

【第一章 旗袍年代(1920-1949)】
南京东路老相馆的玻璃底片记录着:
- 永安公司柜姐的波浪卷发
- 女大学生游行时的阴丹士林布旗袍
- 霞飞路俄侨区的芭蕾舞教师
【第二章 劳动光荣(1950-1980)】
曹杨新村褪色奖状见证着:
夜上海最新论坛 - 纺织女工胸前的生产标兵红花
- 女司机驾驶的无轨电车
- 居委会主任手写的黑板报
【第三章 多元时代(1990-2025)】
陆家嘴玻璃幕墙倒映出:
- 投行女高管的定制套装
上海龙凤阿拉后花园 - 脱口秀演员的段子手稿
- 电竞战队女选手的外设装备
【城市观察】
1. 淮海路橱窗进化史:
- 培罗蒙西装的假人模特
- 第一支口红专柜的诞生
上海龙凤千花1314 - 国潮快闪店的试衣间
2. 女性空间变迁:
- 女青年会大楼的钢琴课
- 国营理发店的烫发机
- 共享办公空间的哺乳室
【特别记录】
7:00 人民公园相亲角,65岁的王阿姨正在整理女儿的资料卡。她的布包里装着:1985年芭蕾舞团合影、2008年MBA毕业证书、2025年元宇宙公司工牌。